致敬客户的十个经典案例之七: 由五线小城到进京赶考的跃迁 ——从北京总公司对接的首单业务说起

 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4-11-13 16:58

致敬客户的十个经典案例之

由五线小城到进京赶考的跃迁

——从北京总公司对接的首单业务说起

世纪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,十年前在濮阳市振兴路附近一个小区的商业房里蜗居。当时有四五个人,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为主要业务。后来,几经搬迁,持续发展,公司入住市区体育场附近的一栋写字楼,而冠名却添加了“濮阳分公司”字样,总公司已经迁往北京,公司具备了可以从事投资咨询、招标代理、工程造价、测绘测量四个模块业务的法定资质资信。

那是2023年8月份的一天。北京某社区办事处打来电话:我办事处抽签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招标业务,贵公司中标,请于三日内见面,签约。

项目不大,但是意义巨大。因为这是第一单业务,是迁京仅仅三个月,没有大规模推广的情况下得到的业务。

加之,公司的投资咨询资信升甲,是在全国资信制度改革,甲级资信整体萎缩情况下的逆势跃升。

于是,对于迁址北京,对于今后业务拓展,让人有了诸多的想象。

一方面转折点出现在AI被全球广泛热炒的今天,越是新技术、新业务、新挑战的出现,咨询市场越是能够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;另一方面近期国家层面频频发布的一系列大规模资金供应的政策,必然会带来对各行各业的投资向好刺激。

所以,我们深耕投资咨询十余年,凭借深厚积累和技术优势,谋划职业化的华丽转身,布局第二曲线战略是有优势的。

历数近几年的公司发展,得益于进京赶考的一系列谋划:

首先是倡导个人成长,助推公司产能扩张。公司的经营理念是“让客户满意、与员工共享、同社会和谐”,人才理念是“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”。我们认为知识道理不过是一个人的外包装,只有真正置身其中,上手操作,才可能技能加身,才能够解决问题特别是AI时代,获得知识似乎越来越容易了,但是不产生解决问题的知识又有何意义?

达成共识后,公司从基本薪酬制度做起,把取得相关专业的国家注册职称、把先进科技工具的熟练运用,与晋升工资挂钩,鼓励大家把学习当做个人进步的主要途径;在业务技术执业方面,打破原有的级别管理层级,实行挂牌抢业务机制,在赛马场上让员工显露实际技能:明确对中层管理者提出要求,三年内部门员工没有明显进步、没有工薪或者职级晋升,管理者就是不称职。

同时,我们也引导员工明白一个道理,随着AI时代的到来,未来取代人的不是AI,而是掌握了AI技术的人。在这样鼓励学习、鼓励考证的氛围里工作,潜移默化地养成员工更加注重能力打造,注重合作会更好的信念。

一系列的措施,起到了较好的效果。近三年,公司又新增七人获得咨询、测绘或者造价注册证书,有三人获得中级职称证书,有八人考过本专业注册证书两门以上的科目。随之而来的是咨询文案成果的质量大提升,咨询报告一审通过率达到100%,司法鉴定业务获得法院两次100分的评价。70多家分公司、40余家办事处,正与总公司同步攀登,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与水平大幅度提升。

“你们好,我才会好。”脱胎于央视以则广告的理念,使公司有了今天的发展与提升。

其次是公司鼓励员工珍惜团队的力量。面对从五线城市起步的公司,员工中时不时流露出干不了大项目、不具备高科技项目服务能力的自卑。为此,一方面引导大家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,不管别人多厉害,不管你多么羡慕他,不管你多么想成为他,我们都不可能亦步亦趋长成巨人。要从自我价值的提升,助力团队的强大。

团队是什么?我们的理念:团队是拥有集群智慧的一群人。随便集合起来的人群,不是团队,更可能是乌合之众;只有在组织的价值网里,能够不断进化,能够持续精进的组织,才算是一个团队。员工个体的随即叠加,也不是团队,有一句话说的好: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。一个人的力量很难进化,需要外力的助推,需要它体的观照,只有相互碰撞,才能激发群体智慧与活力,创造持续的价值。

为此,我们把市场与技术有机结合,倡导技术人员市场化、市场人员技术化,匹配起一支支协同小组拓展市场,适应业务环境的变化,以及由此带来的客户和需求的变化,找到新环境下的真客户和真需求,拓展市场空间。
    我们引导公司业务上下游互为客户,将创造客户理念深入员工内心、融入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。在此基础上,实行了项目负责人责任制、优化了咨询成果质量三审负责制、严格了客户投诉责任追究制,引导全体员工探访执业的初心,理解怎么样才能让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独一无二,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力。
    我们始终强调“想法不能够改变想法,唯有行动才能统一步调”。引导大家密切配合,从最好的团队由最强的个体所组成误区走出来,既重视顶尖人才作用发挥,更倡导组织协作力量的凝聚。为此,我们喊出来了“创造价值、落地需求、行为规范、客户满意”的口号,作为公司上下的服务准则。

特别是“落地需求”的提出,进一步让员工明确了在执业的过程中,没有客户的错,只有缺失的沟通;没有解决不了的客户需求,只有我们怕不怕麻烦、愿不愿意帮助他们接续上合适的外部资源,努力建设坦诚与信赖的基石,把合作变成顺理成章。

其三是不惜自我加压,把服务做成标准化。相对于制造业企业和商业零售,咨询类的服务公司几乎就是“无标准”的行业。于是,从初期的作坊式运营,到人脉化的市场拓展,再到成果交付与售后,看起来无拘无束,但是这类公司也往往为“做不大”而感到苦恼。

标准,成为咨询公司做大做强的不可逾越的高墙。我们在经营过程中首先从管理层抓起,强调企业经营不要只盯着顾客,要全力以赴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到合规合法。

首先是换位思考,我们发现客户要得到一个好的服务商,比我们要找到一个好客户难得多!比如一个体制内的单位,项目负责人往往要上对主管领导,时间紧、要求高;横对相关部门,审批、过会,需要协调;外对诸多的项目政策掌握、专业知识学习,他们短时间消化不了。再加上政绩的考核要求,以及一旦项目有失的责任追究。而我们选好客户就相对简单了,肯给钱、不赖账就行。

对此,我们主打服务与成果质量,在完成咨询成果的同时,也交付于业主情绪价值、政绩价值、避责价值等等。

其次我们刻意量化公司的产品和服务。一方面对每一单业务都认认真真拟制执业方案,用以告知客户我们的工作流程,让他们预知成果的交付与后续的可能性进展,做到心中有数。另一方面,我们告知客户,像这样的咨询成果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是最好。暗示一个内涵:我们的执业过程与交付的成果合规合法,近看及时有效,远观无忧无责,由我们提供给您的产品和服务,是您的福气。

这样,在比原本稍稍多一个环节的服务基础上,就可以拥有比单纯说好话、多求人,更宝贵的东西,避免了跟在客户后面,在一种不明白咨询内部规律的氛围里,步步被动,身不由己。

通过这样一些探索,公司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,找到了发展的方向。

今后,我们会以迁址北京作为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,继续保持低调而坚定的态度,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,着力做好全流程的精细化运营,更加注重服务的标准化,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,不断书写新的故事。


友情链接 河南世纪工程 工程咨询    |    造价咨询    | 工程测绘   |   招投标网   资质新闻 资质加盟     全国招商加盟